河南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

郑州大学张振中教授主讲“X+MIBS”第73期

作者:      时间:2024年05月11日      浏览:

5月9日,由河南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及河南省生物物理学会承办的河南大学“X+医学”学科交叉交流会(X + Medicine Interdisciplinary Biweekly Seminar, “X+MIBS”)第073-2024-03期在基础医学院六楼录播室举行。河南省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郑州大学药学院院长张振中教授受邀作题为《基于核酸肿瘤纳米药物精准递送系统基础研究》主题报告。我校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院长、国家杰青陈永明教授、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郑先杰教授和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左宪禹教授作为与谈嘉宾,交流会由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安国勇教授主持并致辞,线上线下60余位专家、老师参加了交流会。

作为83级河南大学校友张振中教授表达了对母校的感谢。张教授介绍了团队的科研方向及研究进展,并从“基于DNA水凝胶的肿瘤复发精准治疗”“基于DNA纳米花的基因编辑器递送”和“线粒体DNA基因突变响应型药物递送系统”三个方面展开了报告。他首先指出了癌症治疗的紧迫性及现在主流的化疗、放疗等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何实现肿瘤细胞的精准靶向及“增效减毒”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张教授团队借助核酸分子具有生物相容好、可降解、多功能及可编辑等优势,利用滚环扩增(RCA)反应搭建核酸组装体并制备多功能纳米载体,构建了DNA水凝胶递药系统,用于捕获、富集肿瘤细胞,实现肿瘤复发转移预警;利用锌离子依赖的DNAzyme基因沉默效应,促进胶原蛋白降解,重塑肝脏中胶原蛋白微环境;基于焦磷酸镁的仿生矿化技术对多种RNA共递送,实现多基因编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 Funct. Mater(IF=19.0)、Nat. Commun.(IF=16.6)及Sci. Adv.(IF=15.1)等国际权威期刊。

张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现场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次日,张振中教授一行前往基础医学院,就核酸靶向药物设计及应用前景、高质量联合培养研究生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现场专家咨询。

据悉,X+MIBS自第072-2024-02期,与河南省生物物理学会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省内多学科交叉平台,河南省生物物理学会秘书长安国勇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会的宗旨、发展历程及未来规划,希望借助与X+MIBS平台合作之机,共同打造河南省学科交叉品牌,推动我省学科交叉深度融合,实现我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原崛起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张振中,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河南省药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肿瘤重大疾病靶向治疗与诊断重点实验室主任。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科技专项等20余项。发表SCI论文230余篇。授权专利8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