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

肿瘤的表观遗传调节机制及小分子免疫调节研究

作者:姚焕玲 安磊      时间:2020年11月06日      浏览:

河南大学生物&医学午茶会(Henan University,Biweekly BioMed Seminar,简称“HU-BBS”)再次迎来校外主讲嘉宾。11月5日,总第28期、2020年第14期HU-BBS在基础医学院6楼录播室举办。中原学者、郑州大学刘宏民教授应邀作“肿瘤的表观遗传调节机制及小分子免疫调节研究”主题报告。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专家学者60余人在现场共享高端学术盛宴,校内外多名专家学者和广大硕博研究生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参加研讨。

报告开始前,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医学院党委书记孙君健与刘宏民教授进行了亲切交谈,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马远方教授主持午茶会。

报告伊始,刘宏民教授肯定了河南大学生物&医学午茶会成功举办的意义。他表示,生物&医学午茶会既为校内外多学科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专家联谊平台,又活跃了学术氛围,相互碰撞思维火花,非常值得推广。

围绕报告主题,刘宏民从DNA甲基化、RNA甲基化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等几个方面,系统深入阐述了表观遗传学的基本作用原理和生物化学基础。多年来,刘宏民教授及其团队的科学研发活动以肿瘤转移和抗肿瘤转移新药研发这一重大科学问题为对象,通过发现胃癌细胞转移和免疫调控的表观遗传靶点——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LSD1)在胃癌的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深入研究了LSD1的小分子抑制剂药物设计、合成和生物学活性。通过长期探索,刘教授团队发现胃癌转移患者LSD1表达量明显高于未转移患者,肿瘤生长因子β1(TGF β1)可以上调中低分化胃癌细胞中LSD1的表达;敲低LSD1可以抑制TGF β1表达,同时下调EMT相关蛋白N-Cadherin,上调E-Cadherin的表达; 敲低LSD1可以显著抑制小鼠体内胃癌细胞的肺转移,提高小鼠的生存期;大量的临床样本分析也显示在转移性胃癌组织中LSD1和TGF β1和Vimentin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与E-Cadherin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这些实验结果表明LSD1与TGFβ1相互正向调控促进胃癌转移。刘宏民教授团队在发现LSD1的调控作用后,构建了LSD1缺失胃癌MFC细胞系,并发现该细胞系在小鼠成瘤实验中肿瘤体积显著减小,同时CD8+ T细胞浸润明显增加;另外发现LSD1与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成正相关,抑制LSD1导致肿瘤PD-L1表达水平下降,明确了LSD1参与肿瘤细胞的免疫调控。

在相关领域,刘宏民教授团队首次发现了LSD1上游分子USP7在胃癌增殖及肿瘤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在确认了LSD1及USP7在胃癌转移及免疫调控的作用之后,针对这两个分子靶点设计并合成了500多种小分子抑制剂, 通过对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将小分子药物对酶活性抑制的IC50从500 nM级优化到10 nM级。据了解,刘教授下一步计划针对其中几个效果比较好的小分子药物继续后期的研发、转化及项目合作。

刘宏民教授在药学、化学领域深耕多年,学养深厚,成果丰硕;报告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把表观遗传学这个抽象的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变化、营养不良等生理学现象联系起来,让许多不了解表观遗传学的老师和同学对该生物学调控原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基础医学院王耀辉博士深有感触地说,报告有扎实的基础研究,更有明确的临床应用导向,是将基础研究推向应用的成功典范,深受启发和鼓舞,值得大家认真学习!

在报告过程中和结束后,基础医学院黄永伟教授、生命科学学院王彦明教授、药学院段少锋教授等纷纷提问,围绕报告和自己的研究困惑与刘宏民教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现场热烈高涨,学术气氛活跃。

刘宏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原学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1993年获得日本金泽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19年任郑州大学药学院院长。现任药物关键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药品质量控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药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药学会名誉理事、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药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药物化学杂志》编委、中国民主促进会科技医卫专委会副主任、河南省政协委员。主要从事新药开发和药物关键制备技术研究,在国家级新药研究开发方面作出了重要成果,其中国家一类抗癌新药OGP46、JD27、ADN-1等已取得重要进展,开发了盐酸倍他洛尔、都可喜、西替利嗪等国家级新药。在产业化研究方面,研究开发了盐酸罗格列酮、克林霉素磷酸酯、环丙沙星、沙拉沙星、阿莫西林中间体等10多项药物合成新工艺,得到广泛应用。先后承担有国家“863”项目、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主创新等国家级重点、重大研究课题,以及其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Med. Res. Rev.》,《J. Med. Chem.》、《Chem. Commun.》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科学论文300余篇,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3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已获发明专利证书46项,获国家新药证书3个,有2种新药获国家临床批文。近期申请的一项专利被《Nature》子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以新闻形式收载报道。